電話:400-611-6861
手機:13022805390
地址:西安高新區科技三路融城云谷
在污水處理領域,活性污泥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。它不僅能夠吸附、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,還能通過其復雜的生長曲線,為我們提供污水處理效果的重要指示。本文將詳細介紹活性污泥的組成、生長曲線及其各階段特點,探討不同階段活性污泥對處理效果的影響,并介紹與活性污泥相關的技術參數及其意義。
一、活性污泥的組成
活性污泥中棲息著微生物群體,在微生物群體新陳代謝功能的作用下,具有將污水中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的無機物質的活性,故稱之為“活性污泥”。
活性污泥為在外觀上呈黃褐色的絮絨顆粒狀,故又稱為“生物絮凝體”,其顆粒尺寸取決于微生物的組成、數量、污染物質的特性以及某些外部環境因素。活性污泥絮體一般介于0.02~0.2mm,含水率99%以上,其相對密度則因含水率不同而異,介于1.002~1.006。
活性污泥中的固體物質僅占1%以下,由有機與無機兩部分組成,其組成比例因原污水性質不同而異。活性污泥中固體物質的有機成分,主要由棲息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群體所組成,此外活性污泥還夾雜著由入流污水挾帶的有機固體物質,其中包括某些難以為細菌攝取、利用的所謂“難降解有機物質”。微生物菌體經內源代謝、自身氧化的殘留物,如細胞膜、細胞壁等,也屬于難降解的有機物質。
活性污泥主要由四部分組成:
1、具有代謝功能的活性微生物群體
這是活性污泥的核心,包括細菌、真菌、原生動物、后生動物等。其中,細菌承擔了降解污染物的主要作用,每毫升活性污泥中的細菌數大致在107-108個。
2、微生物內源呼吸自身氧化的殘留物
這是微生物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殘留物,對活性污泥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有一定影響。
3、被污泥絮體吸附的難降解有機物
這些有機物被污泥絮體吸附后,通過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得到去除。
4、被污泥絮體吸附的無機物
無機物同樣被污泥絮體吸附,有助于形成穩定的污泥結構。
二、活性污泥的生長曲線及特點
活性污泥的生長曲線展示了微生物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的生長規律,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:
1、適應階段(停滯期)
特點:微生物剛進入新的培養環境,細胞中的酶系統開始對環境進行適應。微生物分裂遲緩、代謝活躍,數量不增加但細胞體積增長較快。
指示意義:此階段微生物處于適應狀態,對后續處理效果有重要影響。
2、對數增長階段
特點:營養物質過剩,微生物以最高速率攝取有機物并合成新細胞。活性污泥具有很高的能量水平,吸附有機物能力強,速度快。
指示意義:此階段活性污泥去除有機物的能力大,但污泥質地松散,不易沉淀,處理效果差。
3、減速增長階段
特點:隨著營養物質的消耗,微生物增殖速度逐漸減慢。活性污泥開始形成絮凝體,活性減弱,凝聚、吸附和沉降性能提升。
指示意義:此階段污水中的有機物能基本去除,污泥的凝聚性和沉降性都較好,是大多數活性污泥處理廠采用的運行工況。
4、內源代謝階段
特點:營養物質基本耗盡,活性污泥開始利用體內存儲的物質進行自身氧化。污泥無機化程度高,沉降性良好,但凝聚性較差,污泥逐漸減少。
指示意義:此階段污泥處理水質良好,但一般不作為運行工況。
三、不同階段活性污泥對處理效果的影響
適應階段:微生物處于適應狀態,處理效果不穩定。
對數增長階段:雖然去除有機物能力強,但污泥不易沉淀,處理效果差。
減速增長階段:污水中的有機物能基本去除,污泥的凝聚性和沉降性都較好,處理效果最佳。
內源代謝階段:污泥處理水質良好,但污泥量減少,需及時補充新鮮污泥。
四、活性污泥相關的技術參數及意義
MLSS(混合液懸浮固體):計量曝氣池中活性污泥數量的指標,可以近似表示曝氣池內活性微生物的濃度。
SV(污泥沉降比):反映曝氣池正常運行時的污泥量,用以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。它還能及時反映出污泥膨脹等異常情況。
SVI(污泥體積指數):用于評價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和污泥膨脹情況。
F/M(有機負荷):指單位重量的活性污泥,在單位時間內要保證一定的處理效果所能承受的有機污染物量。它直接影響活性污泥增長速率、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效率、氧的利用率以及污泥的沉降性能。
DO(溶解氧):保證曝氣池中有足夠的溶解氧,以支持微生物的呼吸作用。
廠區地址 :陜西省寶雞市蔡家坡經濟開發區百萬平米廠區內
版權所有:西安華浦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